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冯永锋 有一天我问炒股的人,你们赔得那么惨,那么多政府、企业、基金、交易所、大客户,联合起来欺骗你们,为什么还要砸锅卖铁地入市?他们说,因为总可能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冯永锋
有一天我问炒股的人,你们赔得那么惨,那么多政府、企业、基金、交易所、大客户,联合起来欺骗你们,为什么还要砸锅卖铁地入市?他们说,因为总可能有赚头。
于是我引诱他们说,你们给公益捐款吧。如果这钱要赔,不如捐赠给公益来得爽心;如果你大赚了,支持点儿给公益,也理所应当啊。
然后我又唠叨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他们一齐给我翻白眼。说,你以为,公益就没有风险,就没有陷阱?
公益会有什么陷阱?我知道公益是有“投机派”的,但一直不明白这些投机派的驱动力来自哪里。在相对清贫,又相对讲清规戒律的公益行业,那些明显调性不符合的人,奔向这里的原因何在。
想了好几十夜之后,突然之间有点明白:因为每一年,公益界都在新来的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在另外一个行业叱咤风云,但在公益行业是绝对的新手和嫩草。他们一旦新入公益之市,势必要被“公益投机派”狠狠地宰割上那么几年,然后才伏心听法,认理顺情,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第一重陷阱:拜倒在“国际眼光”之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成功人士身上经常有一个悖论。此人能在这个大地上如果不小心获得成功,应当是依靠这片生他养他助他成才的土地。但一旦成功之后,马上就认为自己的土地、国家、文化、社会不行,要到国外去取经听法。“取经听法”如果算成一个人爱学习的表现,应当是没有什么错的。但问题就出在,从此以后,再做事,再做人,就都不肯顺从“老家故国”的经验来,一味地强调国际经验、国际视野、国际眼光。
巧的是,成功的人士,往往在成功之后,要么出于心有余力,要么出于慈悲心怀,要么出于儿时念想,要么出于他人劝说,突然地,会想要“做公益”起来。于是,在他横下一条心,祭出巨额款项,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正逢他的头脑,被“国际大潮流”所牢牢洗脑之时。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公益活动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公益活动
由稀音在线发布在公益活动
由稀音传播发布在公益活动
由稀音传媒发布在公益活动
由稀音在线发布在公益活动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