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看社区慈善模式(4)

政府在2004年将此机制扩展至县市层级,随后几年“行政院”各部会陆续仿效,确立了将中介组织引进社区营造政策,建立长期培训辅导机制、社区提案和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6-10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60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gongyihuodong/2015/176.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媒”,原作者慈善公益平台

  政府在2004年将此机制扩展至县市层级,随后几年“行政院”各部会陆续仿效,确立了将中介组织引进社区营造政策,建立长期培训辅导机制、社区提案和评审机制、培训辅导和检测评估机制的进阶版做法。在这个公私协力的社会网络连接中,政府补助社区经费和购买服务,专业机构和学者提供咨询和辅导,社区组织具体实施,三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互动,相互配合,已经成为台湾社区营造的典型模式。

  社区慈善:发展路径、模式与展望——对广州实践的初步观察与思考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智库中心胡小军主任以广州本地的实践经验为例,对社区慈善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了缜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社区慈善的根本在于社区居民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发展社区慈善,是社会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公益市场化的另类道路,是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和本地化社会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社区慈善有着三重含义,一是公共空间,不仅是地域空间,也是可以相互交流的人群组成的空间;二是价值理念,以社区的需求为本,动员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三是一种工作方法,以小而多样化的公益方式回应社区需求,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区福祉。

  他认为,社区公益的功能在于,一是本地资源的动员与整合,以及本地捐赠者的持续参与;二是培力,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是社区弱势人群的参与和融入,是培养具有公民美德的积极公民,是本地社区公益领导力的构建;三是信任,是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打造透明度、维护知情权、建立公信力,将传统的施受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实现互惠主义的公益服务模式。社区慈善是个庞大的体系,包括捐赠体系,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每个体系下都包括很多子系统,社区慈善本身就是社会创新的具体体现。胡小军教授最后指出,授人以鱼是传统慈善,授人以渔是关注发展,而渔场营造和渔业革新才是社会创新。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为爱同行北京2016长城越野2016-09-26
“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2016-06-08
乐享六一 安全童行2016-06-03
首期“院士+”新疆儿科医2016-06-03
“人与海洋”主题讲座在2016-06-03
微公益联合中国红基会等2016-04-08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17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 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