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署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 强化汛期风险防控
新华网北京 7 月8日电(记者高海英)民政部 7 月 7 日举行 2025 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解读《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重点介绍养老服务领域近期部署的重点工作,并解读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明确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的总体要求、事件分类分级、应急管理体系、处置与救援等内容;重点对民政部部级层面响应处置作出规定,同时体现对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的指导性。由于养老机构入住的多为失能、失智老年人,自救能力差且人员密集,作为应急服务保障重点单位,《预案》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中养老机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养老机构数量增长、分布广泛,受突发事件影响增大,老人自救能力弱,制定预案十分必要。民政部门在应急处置中积累的有效做法,将通过预案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提升应对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下一步,民政部将指导地方和养老机构学习预案核心要求,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体系,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和负责人责任;同时探索区域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支持机构升级设施、储备物资,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7 月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自然灾害风险复杂严峻。民政部密切关注汛情、台风等风险,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做好养老机构灾害防范。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汛期常见自然灾害巡查排险,对山区、河岸等区域机构重点排查,必要时提前转移人员到安全区域;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转移安置等内容,做好断水断电等情况的应对准备,指导机构储备应急物资并加强演练;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启动预案,协调转移安置受困老年人,尤其保障空巢、独居老人,民政部将根据受灾情况启动相应等级响应。
发布会中,民政部强调养老机构应急管理需“真用、真练,不搞花拳绣腿,要练真功实招”,通过扎实举措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切实守护老年人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