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大爱——中国红十字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红十字,一种无私的精神,一种伟大的力量。 100 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应急救灾、应急救护、大病救助、骨髓捐献、器官捐献、人道救助、文化交流等工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6-14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19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xiyinguangbo/redian/2015/0614/206.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播”,原作者稀音传媒

    红十字,一种无私的精神,一种伟大的力量。100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应急救灾、应急救护、大病救助、骨髓捐献、器官捐献、人道救助、文化交流等工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这股跨越百年的“红色力量”,势不可挡,历久弥新。

  应急力量——救灾抗灾总有红会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印有“红十字”标志的帐篷、物资,佩戴“红十字”标志牌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

  “当前,中国红十字会的灾害救援,已从过去单一发放救灾物资过渡到以防灾、减灾、备灾为基础,以救援、救助、重建为重点的全方位救灾模式。”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改变,缘于汶川地震。

  据王海京回忆,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两个月,大批救灾物资堆积在机场无法及时运出,缺乏科学管理的志愿者大量涌入,这些现象凸显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体系不足。从2009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着力打造标准化、科学化的应急救援体系。通过不懈努力,红十字系统的综合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村的果农余全贵,在过去7年里,至少遭遇过两次天灾,全家人一度被迫栖身帐篷。正是红十字会的援建,让他得以重建家园。2008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在全国各受灾地区投入重建资金超过160亿元,援建了大批民房、新村、学校、卫生院(站),帮助逾百万灾民建起新家园。

  从汶川到雅安,中国红十字会一直在探索科学高效的灾后重建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按照国家和灾区当地政府灾后重建规划和要求,统一安排使用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接受的捐赠资金,重点关注县级以下的民生项目,尤其是学校、卫生院(站)和新村。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改进,其重建思路和方法日趋科学合理。从最开始的发放民房建筑补贴,到后期开展生态村建设、开展“博爱家园”项目、为村民提供生计帮扶,帮助村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博爱力量——用爱重燃生命之火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从改2018-11-24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2018-11-24
第四批阿富汗先心病患儿2018-11-24
999医疗专机飞抵上海虹桥2018-11-24
人道传播与创新项目督导2018-11-24
乌兰巴托:蒙古包里来了中2018-11-24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