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红十字天使计划”十年记(5)

化危机为改革良机,为进一步保护患儿权益,红基会进一步健全机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继成立专家评审委员后,中国红基会又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11-26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86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gongyixiangmu/2015/1438.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媒”,原作者稀音在线

化危机为改革良机,为进一步保护患儿权益,红基会进一步健全机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继成立专家评审委员后,中国红基会又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聘请了一群有热情、有专业知识、有富裕时间的退休人员担任社会监督员,抽查走访或拨打联系电话,确保家长及时、准确收到全部救助款,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

种类繁多的专项救助基金,也让中国红基会进一步提高警惕。“基金太多不利监管,机构精力也容易分散,难以形成持久生命力。”中国红基会副理事长刘选国介绍,近几年,中国红基会已有七八支专项救助基金被撤销,部分基金停止运作。

郭长江也强调,红十字天使计划必须“精品化管理,精细化操作”。剪枝蔓,立主干,中国红基会对“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一批比较成熟的基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汇聚捐赠人、志愿者、地方红会、定点医院等多方力量,优化救助流程,提高救助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最明显的变化是,基金审批权在逐步下放。此前,患儿提出申请并提交资料后,需由中国红基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最终救助名单;如今,评审权已经在部分省(市、区)向当地红十字会移交。患儿家长无需再因此往返北京,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金钱;基金会工作人员也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筹款和撬动社会资源上。

评审权下放后另一个工作重点,基金会选择了定点医院。十年来,基金会已发展出一批技术力量强、有影响力、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成为现有救助项目的治疗平台,并为患儿提供费用减免。

现在,他们希望通过双方深入合作,将部分基金审批权转移至医院,打通病床前的“生命绿色通道”,为濒危患儿赢得更多“救命时间”。


■■■ 新常态下的“计划”蓝图 ■■■

公益广告

新闻报道
WeCare公益计划,你的好“2019-04-24
腾讯公益发布“UP计划”2019-04-24
北大“乐天行动派”公益2018-02-11
腾讯公益“益行家”探访2018-02-11
总会再投1亿元用于“博爱2017-10-13
“长颈鹿行动”在京启动2017-09-03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