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温暖的陪伴”与物质救助同样重要

与单纯的物质救助相比,孩子们更需要心理疏导与情感慰藉,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 有一些孤单寂寞,我们可能难以体会。就像独自走在上学路上的留守儿童,山水迢遥,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8-13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86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gongyihuodong/2015/902.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播”,原作者稀音传媒

  与单纯的物质救助相比,孩子们更需要心理疏导与情感慰藉,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

  有一些孤单寂寞,我们可能难以体会。就像独自走在上学路上的留守儿童,山水迢遥,唯有书包相伴。若能有一个声音在耳畔鼓励前行,对于从小承受着命运之重的他们,应是莫大的慰藉。

  一个公益行动,正致力于这样的“温暖的陪伴”。这个叫做“上学路上”的项目,邀请各界名人和志愿者朗读精心挑选的故事,制作成“故事盒”,送给留守儿童。“没有红,没有绿,眼前只有一片灰黄”,有留守儿童曾这样表达内心的苦闷,而这个小小的故事盒,或许能让他们心灵的最深处,增加一点点亮色。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近年来备受关注。不过,当越来越多人走近这一群体,人们却发现,相比物质的匮乏,他们其实更缺少精神的关爱。“上学路上”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很多孩子一年见不到父母一面、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而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发现,6100万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客观上说,让孩子留守确实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考量:进城务工不是进城“生活”,子女随行既不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也难有更多照料的时间。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融入城市壁垒仍然太多,乡村社会的组织和功能不健全,对于这些问题,都有理由要求政府更多发力。不过,也要看到,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对政府的要求不能“过载”。尤其是对孩子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家长的责任会更大一些。

  西南地区某地一个干部下乡调研,听说有留守孩子因为打不通电话,很久没跟父母说上话了,于是亲自拨打。十多次后终于打通了,干部在电话里就说,“你不配当爸爸。”像“野草一样成长”,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真实概括。在心理状态最不稳定的年龄,他们只能被动地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前不久,贵州毕节留守儿童4兄妹自杀一事,再次触碰到这一痛点。这几个孩子,生活并非那么窘迫,而是家庭状况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悲剧的发生。曾有帮助过留守儿童的干部回忆,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每天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因为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孩子们的心声,有着多少对爱的渴望?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为爱同行北京2016长城越野2016-09-26
“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2016-06-08
乐享六一 安全童行2016-06-03
首期“院士+”新疆儿科医2016-06-03
“人与海洋”主题讲座在2016-06-03
微公益联合中国红基会等2016-04-08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17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 技术支持:黄牛传媒